欢迎访问精品伊甸乐园入口高清版网站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党校声音 > 正文

聚焦科技创新 谱写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
发布时间:2022-10-08 10:44:29     来源: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2年8月24日 分享到:

       推进科技创新,建设科技强省,是陕西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第一动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陕西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推动产学研结合,着力完善创新体系,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。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,随着陕西省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、《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》的出台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建设,标志着陕西推进科技创新,迈向科技强省,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步伐显著加快。 

       科技创新优势稳中有进 

      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“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”,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“牛鼻子”。科技创新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,要实现危机中育先机、变局中开新局,就必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。2012年以来,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,陕西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,科技创新优势稳中有进。一是科技人才优势。陕西有各类高等学校110所、各类科研机构1500多家、在陕两院院士72人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6个。二是高水平科技成果位列全国第一方阵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陕西155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,即自然科学奖、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三大奖,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陕西力量。2016年至2019年,陕西是全国唯一连续四年作为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省份”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。 

      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 

      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。”企业是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体,党的十八大以来,陕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,加快实现产品由“陕西制造”到“陕西智造”的转变,一是企业研发经费不断增加。2020年陕西研发经费为632.3亿元,R&D投入强度为2.42%,排名全国第七位,企业R&D投入强度稳步上升。二是最能反映高质量发展活力和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,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1608家;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1829家;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2209家;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3138家;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4371家;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6198家;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8397家,数量仅次于四川,位居西部第二。

       科技创新载体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 

      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,也是创新的孵化器。陕西已建成国家级高新区7个,分别为西安、杨凌、宝鸡、咸阳、渭南、榆林、安康等高新区;省级高新区17个,主要为延安、蒲城、府谷、蟠龙、富平、凤翔、三原等。各级高新区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,积极引进创新成果,培育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,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,已经成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,2020年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28.8%。陕西已有渭南、杨凌、榆林、汉中、咸阳、宝鸡、西咸新区、铜川等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,6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;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6个;建设星创天地143个。 

       科技创新发展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 

       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要保证系统的持续发展,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涉及科学发现、技术发明、科技成果转化、企业孵化、知识产权保护等立体全方位多层次的平台体系和服务体系。一是在全省逐步推广“陕鼓模式”、“延长模式”(企业兼并重组科研院所)和“一院(西北有色院)和一所(西安光机所)”创新模式。二是建成了全国领先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——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(2012年对外开展服务)。三是2017年组建了国内首个创新驱动共同体联盟——陕西省高新区发展联盟。四是2021年启动建设陕西最大的科技创新平台——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,标志着陕西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了质的飞跃。该平台不仅是陕西最大的科技创新平台,而且是联系全省各平台的纽带和桥梁,是陕西站在更高起点,迈向科技强省的重大举措。 

       科技创新合作交流蓬勃发展 

      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、时代性的,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”。十年来,陕西坚持合作创新原则,实施“引进来+走出去”战略,科技创新合作交流蓬勃发展。一是加大国内科技合作力度。依托“东西部科技合作专项行动”,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合作。深化苏陕对口协作,探索两地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、产业发展的新模式。二是打造丝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。抓住“一带一路”机遇,积极利用全球科技资源,不断加强陕西科技发展的外向型力度,力争在拓展合作领域、创新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成效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,努力把陕西打造成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科技合作交流核心区。三是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中,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。 

       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 

       要实现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,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,构建能够促进创新的基础制度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,“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,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。”十年来,陕西省委、省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、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意见和决定,支持创新的基础制度体系逐渐完善。先后出台了《陕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方案》《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》《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办法》《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》《陕西省支持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方案》《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》《关于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、促进科技型创业的行动方案(2016-2020)》《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(简称《38条科技创新政策措施》)、《陕西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推广科技成果转化“三项改革”试点经验实施方案》等较为系统地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文件,形成了多层次、多维度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,为推进科技创新,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创造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。

 

       作者:翟淑君,精品伊甸乐园入口高清版图书和文化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张品茹,精品伊甸乐园入口高清版管理学教研部


   

郑重声明: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,严禁转载,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。

版权所有:精品伊甸乐园入口高清版陕ICP备07500574号
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:710061